找到相关内容291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天台“一即一切”符号诠释的承继和发扬

    709~788)的根本禅法,平常心乃造作、是非、取舍断常、圣之心。   18《古尊宿语录》卷一。   19《卍续藏》14,第279页。   20《五灯会元》卷八。   21《景德...rdquo;的思想上。其作为符号的运用包括呵佛骂祖,棒喝交驰,雷奔电激之类的公案和机锋等人工符号,山水日月等自然符号。其作用即在于彰显道之所不在,触目皆是真如法身的显现。如大慧宗杲云:现今目前森罗万象眼见...

    沈海燕

    天台|禅宗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3261084971.html
  • 茶香、诗意与禅境——虚云和尚咏茶诗给我们的启示

    马祖一日示众云:“道不用修,但莫染污。何为染污?但有生死心,造作趋向,皆是染污。若欲直会其道,平常心是道。何为平常心?造作、是非、取舍断常,平凡圣。”此中所说的平常心,就是自然之心。  ... 春光富足野人家,不问优昙问苦茶;   劫后幽芳须着眼,四时谢亦遮。   影林中一树花,非红非白遍天涯;   可怜门外旁观者,信手拈来当作家。   3、秋夜偕友坐岑楼   此际秋色好,...

    梁圣心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394079.html
  • 禅宗美学对语文教育的启示

    认识本来面目而使人获得一种本真的诗性的生存状态,一种自然适意、一切皆真、宁静淡远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由境界。它既是禅宗美学所追求的人生境界,又是禅宗美学所讴歌的审美境界。禅宗美学认为“造作,是非,取舍...思辩,而是一种要落实到现实日常生活之中的实践美学,这正是禅宗所称道的“秋水著月,境界澄明”[2]的具体体现。禅宗美学十分强调禅意栖居的“真常境界”[3]既是“雁过长空,影沉寒水”、“雁遗踪之意,水...

    杨道麟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495201.html
  • 静波法师:维摩诘经讲义七-不思议品第六

    求法者;既然诸法不生不灭是空性,那么自然也就没有能缘的心法,也所缘境界,即是法无行处,如果以攀缘心(能缘所缘)听法,那么这个攀缘的心境了不可得,如是,不是真正的求法者。   【经文】法取舍,若取舍法,是则取舍,非求法也。法处所,若著处所,是则著处,非求法也。 法名无相,若随相识,是则求相,非求法也。法不可住,若住于法,是则住法,非求法也。   【经文意思是】诸法空相,即取舍之相,...

    静波法师

    维摩诘经|般若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1/23170819868.html
  • 马祖道一禅法评析

      道不用修,但莫污染。何为污染?但有生死心、造作、趋向,皆是污染。若欲直会其道,平常心是道。何为平常心?造作、是非、取舍断常、圣。经云:‘非凡夫行,非圣贤行,是菩萨道...lsquo;造作、是非、取舍断常、圣’。也就是说,平常心是没有被‘生死心、造作、趋向’等污染的‘菩萨道’。紧接着论述的内容,...

    刘元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3439247.html
  • 茶道与禅道

    一禅师示众云:‘道不用修,但莫污染。何为污染?但有生死心、造作趣向,皆是污染。若欲直会其道,平常心是道。谓平常心,造作,是非,取舍断常,凡,圣。……只如今行、住、坐、卧,应机接物,尽是道……。’【引见《大正藏》卷五一,440a。】  从引文看来,所谓‘平常心是道’,是指一种在日常生活的行、住、坐、卧当中,内心保持平静(造作、取舍)、平等(断常、凡圣),而不刻意修行的禅法。唐.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4039255.html
  • 佛心禅话

    不住相,彼相中不生憎爱,亦取舍,不念利益成坏等事,安闲恬静,虚融淡泊,此名一相三昧。   81. 行住坐卧,纯一直心不动道场,真成净土,名一行三昧。  82. 心性虚空,动静之源莫二,真如绝虑,缘计...戒相亦如空,迷人自作持。病根不肯拔,只自弄花枝,要识病么?不是别物,只是个执难执易。  95. 妄生取舍者,这个病根拔不尽。生死海里浮沉,真是出头时。  96. 断除烦恼重增病,趋向真如亦是邪。随分世缘...

    慧律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0739437.html
  • 对牛头禅衰落的思考

    是凡情执。只如今但于凡圣二情有染爱心,是名有情佛性。只如今但于凡圣二境,及一切有无诸法取舍心,亦取舍知解,是名无情有佛性。只是有情系,故名无情,不同木石太虚、黄花翠竹之无情。”又...rdquo;[2]这样看来,法融的出家,似乎与逃婚十分相关。关于法融所依止的炅法师,他就是三论宗大师兴皇法朗的门人,《续高僧传》载“炅誉动江海,德诱几神,妙理真诠,所隐遗。”[3],...

    蔡日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4041335.html
  • 六妙门修法

    以见道之智,转化烦恼习气,及至真净现前,便圆证三德。  一 净门的基本修习   以真见起修,乃是修之修,心取舍,离于分别,但莫污染,性体自净,故智者大师云:   “修净者,知色净故,不起...寻常,则绝一尘而作对,何劳遣荡之功,无一念而生情,不假忘缘之力。”   行者果能以真见起用,以平常染之心,造作、是非、取舍、灭断常,圣,任缘住,朗然遍照,则佛法自能现前,处处无碍,...

    宋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2242414.html
  • 恒河大手印释

    加,似乎更高更妙)。   身离诸作要闲住,语离尘声空谷音,  意离思量比对法,如竹中空持此身。  心合超绝言思绝,安住任运取舍,  著心契大手印,恒修决证正菩提。   解释:   ...也.   噫嘻!  有心之法不得离心义,  有为之法不得无为趣,  欲达真实离心无为胜义趣,  任运持心安住明本体,  分别垢水自当返澄清,  障修诸显亦各自寂显,  取舍心光发而解脱。  ...

    贡噶上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1643875.html